大學畢業生在招聘會現場。
8日,“留下來,一起創”2020年夏季武漢市高校畢業生雙選會現代制造業專場在武漢商學院舉行。這是武漢今年第二場高校畢業生線下招聘會,65家企業提供2718個崗位,共有2600多人參加,近700人達成就業意向。
記者在現場看到,此次招聘以現代制造業為主,兼顧服務業、互聯網、生物醫療等行業,中船重工、長江電氣、中原電子等企業成為畢業生的熱門選擇。
此次招聘會由武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、共青團武漢市委、武漢商學院共同主辦,武漢市人才服務中心、武漢青年創業中心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(漢南區)人力資源局承辦。按照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,求職者均需掃碼登記后進入場外求職區。超過規定人流量后,求職者需統一等候入場。
拖著行李箱參加招聘會 還有父親替兒子來找崗位
在眾多求職者中,來自武漢大學的徐同學拖著行李箱投遞簡歷,格外顯眼。徐同學說:“我坐了38個小時的火車,從家鄉新疆返回學校。同學給我推薦了這場招聘會,我一下火車就趕來了。我在秋招時已簽約一家教育機構,但疫情對教育行業沖擊較大,已簽約的工作也受到影響。武漢目前正在恢復活力,更需要我們這些青年力量。希望我能順利找到一份工作,成為建設武漢的一員。”
來自湖北工業大學的周同學與“長江電氣”招聘負責人交流后,表示非常不錯:“我學的是機械類專業,這次招聘會很符合我的‘胃口’,現場與企業人員的交流很愉快,相信很快就會有好消息。”
武漢商學院機電工程與汽車服務學院應屆畢業生劉超拿著一疊簡歷,挨個查看每家企業的崗位要求。劉超表示,先就業、再擇業是他的就業理念。“我更看重企業提供的培訓和成長空間。剛才,我和企業交流時,更關心是否可以到基層一線、每年能安排多少項目以及企業是否有完整的培訓體系。”劉超說,“我們年輕人,血都是熱的,不怕吃苦受罪。”
記者在現場的求職大軍中還發現了新面孔。湖北文理學院胡同學的父親替他參加招聘會。“我的孩子就是學機械類專業的,但是他今天進行論文答辯過不來,我早上6點多鐘從江夏區趕了過來。”胡爸爸說,“全家認為,孩子有合適的崗位就踏踏實實地干。”
來自德國柏林的柏酷正在武漢理工大學讀研一,也在排隊為自己找一份合適的實習崗位。柏酷說:“我想找一份‘數據分析和應用’崗位進行實習。今天看到有這么多求職者,我也有了不小的壓力。”
企業更關注專業對口和實習經歷 教師招聘現場為畢業生“帶崗”
記者注意到,招聘現場的企業提供的薪資大多在4000元以上,并提供“五險一金”“補充商業醫療”“導師制培養”等多項福利待遇保障。一家工程類企業招聘負責人曾女士表示,此次招聘,公司比較關注畢業生的專業是否對口和基礎理論是否扎實。畢業生入職后,會有經驗豐富的老職工全程對其幫扶和培養,讓其盡早適應崗位、快速成長。
另一家互聯網企業招聘負責人則表示,公司更關注畢業生的專業對口情況和相關實習經歷。“考慮到疫情對畢業生就業的沖擊,公司也在加大對畢業生的培養力度,讓畢業生真正留下來”。
武漢商學院副校長劉佳霓介紹,學校一方面積極提振畢業生就業信心,一方面通過多種方式為畢業生開拓就業渠道,確保畢業生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。記者發現,不少高校教師、輔導員在現場為畢業生實力“帶崗”。武漢商學院不少輔導員現場排隊為學生投遞簡歷,并將企業所需崗位信息拍照發到畢業生的QQ群,供未到場的畢業生選擇。
該校汽車服務工程專業負責人王鈺斌不僅將簡歷投遞給企業,還將學生各自特點介紹給企業:“這幾個學生成績都蠻好,蠻優秀。這幾個學生性格比較內向,但技術過硬。這個女生性格外向,很適合你們的對外溝通工作。”
該校經濟與金融學院為學生進行“打包式”現場就業服務。學生可隨時聯系輔導員,查看意向崗位、與企業招聘負責人溝通。出現投遞不同崗位的情況時,則專門有教師進行簡歷修改和投遞。
武漢今年拿出25萬個優質崗位提供給大學畢業生
武漢青年創業中心負責人表示,該中心想盡一切辦法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,讓大學生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。
武漢市人才服務中心負責人則表示,武漢今年會拿出25萬個優質崗位提供給大學畢業生。目前新興產業需要大量技術研發人員和管理人員,希望大學畢業生多關注這些崗位。
文章來源:長江日報
版權所有:武漢五湖人力資源有限公司 戰略合作伙伴: 百度招聘
工信部備案:鄂ICP備17018785號 公安部備案號:42011102001249
本站刊登的招聘會信息均來源于互聯網,所刊載信息如有侵犯您的權益,請聯系我們進行改正或刪除
溫馨提示:招聘單位無權收取任何費用,請求職者加強自我保護意識,警惕虛假招聘,避免上當受騙